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当前位置:供应信息分类 > 古董拍卖 > 玉器 > 手环

什么时候拍卖哈布斯堡国际拍卖公司

什么时候拍卖哈布斯堡国际拍卖公司
  • 什么时候拍卖哈布斯堡国际拍卖公司
  • 供应商:
    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 价格:
    面议
  • 最小起订量:
    1件
  •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 手机:
    19102030840
  • 联系人:
    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 产品编号:
    148520527
  • 更新时间:
    2024-03-25
  • 发布者IP:
    183.9.105.103
  • 产品介绍
  • 用户评价(0)

详细说明

  本公司将媒体宣传和网络结合,打造全面立体的宣传阵容,旨在搭建业内规模巨大、特色明显的交流广场,成就钻石级艺术品交流平台。

  并且,本公司与国内外高端客户的雄厚实力保证,聚全球华商财力,定向委托搜天下资深藏家宝物。买家遍及全国各地及各大行业,包括胡润百富买家、山西大买家、江浙房地产老板、温州商会、温州企业家联合会、中国地区赛车俱乐部、游艇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会员人士、尊荣堡国际俱乐部以及各大银行私人银行VIP会员等。

  2019中国嘉德秋拍征得敦煌吐鲁番遗书四种,王树枏、梁素文题跋东晋至南北朝时期写本《吐鲁番出土六朝写经残卷》、敦煌净土寺藏经《大乘密严经卷上》等,写本年代横跨晋代晚期、南北朝时代、归义军时期以及吐蕃统治西域时期,写本形态各异,书体不同,又得近代学人题跋,是中古时期珍贵的写经遗存。

  1900年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道士王圆箓在清理积沙时,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并挖出了公元四至十一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等文物4万余件,敦煌石窟密洞中,所藏遗书以佛教典籍最多,成为汇聚于敦煌吐鲁番的多种丝路文化的重要依据和补充参证。2019中国嘉德秋拍征得敦煌吐鲁番遗书四种,均为西域边陲的重要历史遗存,其中首推王树枏、梁素文题跋东晋至南北朝时期写本《吐鲁番出土六朝写经残卷》六种。

  王树枏、梁素文题跋东晋至南北朝时期写本

  《吐鲁番出土六朝写经残卷》六种

  Lot 2490

  吐鲁番出土六朝写经残卷

  东晋至南北朝时期写本

  1轴附盒及出版物1册

  26.5×474 cm

  《吐鲁番出土六朝写经残卷》六种内收《佛说太子本起瑞应经》卷上,存23行,《优婆塞戒经》卷五,上残,存26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存12行,后有王树枏题识,《大智度论》卷二十三,存10行,《大智度论》卷十五,存24行,《大宝积经》卷一百,存24行。全卷末有辛亥年(1911)王树枏、日本昭和四十一年(1966)桑鸠道人、民国三年(1914)梁素文(玉书)跋。此本在日本昭和三十一年(1956)曾被日本西东书房以《六朝写经残卷》之名影印行世,来源有序,传承清晰。

  ← 按住图片向左右滑动可浏览全图 →

  吐鲁番文书主要为吐鲁番古墓葬区以及一些古城﹑洞窟遗址出土的纸质写本文书,绝大多数属于东晋十六国到元代(4-14世纪)这一历史时期。由于本地区气候炎热﹑干燥﹐故能长期保存,就目前所出文书时代而言﹐多数早于敦煌文书。此地古为车师前部﹐西汉置戊己校尉﹐建高昌﹑交河诸壁垒。东晋成帝咸和二年(327)﹐前凉张骏于此建高昌郡﹐历经前秦﹑后凉﹑西凉﹑北凉。444年北魏灭北凉﹐北凉残部西迁高昌﹐460年为柔然所灭﹐立阚氏为高昌王。9世纪中叶后﹐为回鹘所据。吐鲁番文书主要为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诸方面的原始资料。

  出版物书影

  王树枏(1851-1936),字晋卿。直隶小兴州人。历任宁夏中卫知县、兰州道、新疆布政使。光绪三十二年八月进疆。编有《新疆图志》等。

  梁素文,名玉书,字素文。奉天人。清末奉使监理新疆财务,在新疆当地收集了不少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多在文书上题跋。日本藏敦煌、西域文献多有从梁素文处搜得。

  南北朝晚期写本《十诵羯磨比丘要用》

  Lot 2489

  (南朝宋)僧璩撰

  十诵羯磨比丘要用

  南北朝晚期写本

  1卷附盒

  25.5×120 cm

  是经为南北朝晚期所抄《十诵羯磨比丘要用》,存71行,每行字数不等,前后残。字体古朴,为敦煌地区早期写经精品。

  僧璩,南朝刘宋僧。生卒年不详。吴郡人,俗姓来(一说姓朱)。博通众经,尤擅十诵律。初住吴郡虎丘山。刘宋孝武帝时奉敕入京师任僧正维那,住中兴寺。

  羯磨(梵语karma),也译为羯摩,意译作“业”。含有善恶、苦乐果报之意味,亦即与因果关系相结合的一种持续作用力。

  唐吐蕃时期写本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六十二》

  “安史之乱”爆发后,吐蕃趁机大举东进。至大历十一年(776年)已攻陷了除沙州以外的整个走廊地区。此后,吐蕃占有敦煌60余年(786-848),在此期间,敦煌地区的佛教事业得到吐蕃统治者的全力支持,寺院经济发达,抄经事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此次征集所得第三种为唐吐蕃时期写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六十二》,首尾俱全,行十七字,有界栏。

  Lot 2493

  (唐)玄奘译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六十二

  唐吐蕃时期写本

  26×798 cm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般若经》,为宣说诸法皆空之义的大乘般若类经典的汇编。最早传入中国的大乘般若经是东汉竺佛朔与支娄迦谶译出的《般若道行品经》,不甚完备。直至唐代,当时玄奘曾由印度求得此经总二十万颂的梵本三部回国,于显庆四年(659)由长安移至坊州玉华宫寺,从翌年春正月一日开始翻译此经,详加校定,殷勤省覆,审慎周详,至龙朔三年冬十月二十三日译成为六百卷,分十六会。

  9-10世纪归义军时期写本敦煌净土寺藏

  《大乘密严经卷上》

  公元848年沙州豪族张议潮率军驱逐了吐蕃守将,奉土归唐。唐中央政权遂于大中五年(851)遣使河西设立归义军,并以张议潮为首任节度使,敦煌从此进入归义军时期。

  四种敦煌吐鲁番遗珍中第三种为敦煌净土寺藏9-10世纪归义军时期写本《大乘密严经卷上》,是卷首尾全,行十七字,共十六纸,乌丝栏界。卷轴装,存原轴,纸背未经托裱。首题:“大乘密严经密严会品第一”,其下小字双行:“卷上。中天竺国三藏法师地婆诃罗,唐言日照奉诏译”。经文为密严会品第一、妙身生品第二 “愍”字缺笔避讳。内有朱笔校改,尾有朱笔题记:“勘两遍未知定否”。纸张韧性强,质地较粗且厚。全卷以正楷钞录,笔力劲健。卷尾墨钤“净土寺藏经”长方木戳记,知为敦煌净土寺所藏。

  Lot 2492

  (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日照)译敦煌净土寺藏

  大乘密严经卷上

  9-10世纪归义军时期写本

  1卷附盒

  25.5×774 cm

  净土寺为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的著名僧寺,归义军时期十七大寺之一。据统计,海内外现存敦煌经卷中,钤有寺院藏经印的为数不多,主要有三界寺、净土寺、报恩寺、干明寺、开元寺等。钤有“净土寺藏印”的连同本拍品在内约占敦煌遗书总数的万分之七,流传民间者甚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