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当前位置:供应信息分类 > 古董拍卖 > 玉器 > 玉器工艺品

哈布斯堡拍卖公司拍卖流程拍品给卖家建议

哈布斯堡拍卖公司拍卖流程拍品给卖家建议
  • 哈布斯堡拍卖公司拍卖流程拍品给卖家建议
  • 供应商:
    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 价格:
    8.00
  • 最小起订量:
    1件
  •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 手机:
    19102030840
  • 联系人:
    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 产品编号:
    213506289
  • 更新时间:
    2024-03-25
  • 发布者IP:
    119.143.199.58
  • 产品介绍
  • 用户评价(0)

详细说明

  哈布斯堡拍卖公司拍卖流程拍品给卖家建议

  赵汝珍(1896-1966),为《古玩指南》的作者,琉璃厂萃珍斋东家,民国时期收藏巨擘。他以宣炉起家,重金收藏一百余把宣炉,曾将宣德炉锯开、冶炼,考察合金比例,探本溯源。值此嘉德三十周年之际,感恩赵氏家族信任,释出八件明清宣炉,有幸与诸家静心共赏,一窥民国收藏巨擘之风采。

  Lot 4644

  清晚期 铜蚰耳炉

  D:19.5cm.H:8.7cm;903.3g

  D:14cm.(口径)

  来源:赵汝珍先生旧藏。

  估价 RMB:20,000-50,000

  蚰龙耳炉,平口外侈,束颈垂腹。双耳起势浑圆,收势俊俏。侧壁线条流畅婉转,下具圈足。内膛侧壁铲痕与底部环状铸造时的修整痕迹,朴拙自然。炉底减地阳文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结字严谨,气韵独特。

  Lot 4645

  清中期 铜双狮耳炉

  D:16.5cm.H:8.1cm;974.6g

  D:12.8cm.(口径)

  来源:赵汝珍先生旧藏。

  估价 RMB:50,000-80,000

  秋白梨色,光洁可鉴。撇口,平沿短颈,垂腹圈足。两侧饰对称的高浮雕狮首形耳,毛发卷曲,呈螺髻状;额头隆起,双眉宽厚,作卷云状弓形;炯目大鼻,威严神武。为清中期狮耳之特征。炉底减地阳文“大明宣德年制”楷书六字铸款,不见修刀痕迹。此炉内膛可见方形款痕,是由于先铸满意的底款,后再与炉身合铸,留下的痕迹,符合其时代工艺特征。

  Lot 4646

  清早期 铜“仿古式”蚰耳炉

  D:18cm.H:6.4cm;575.9g

  D:12.8cm.(口径)

  来源:赵汝珍先生旧藏。

  估价 RMB:80,000-150,000

  铜蚰龙耳炉,簋式,平口微束颈,鼓腹下垂,腹圜收。底部圈足,重心低,造型扁俊,双耳劲挺秀丽,粗细过渡于呼吸之间,甚为微妙。为明末清初之特征。耳为龙身,曲弯如蚰蜓,故称蚰龙耳。器呈栗皮色,沉稳静穆,古拙莹润,保留初代老皮色,口沿可见精铜吉金之色。炉底减地阳文“仿古式”铸款,款的地子略微有起伏,当为蜡模上的原始样子,不见后期加工痕迹,字款布局舒朗,结字古拙,是为晚明文人所尚。

  Lot 4647

  清中期 铜蚰耳炉

  D:18.5cm.H:8.3cm;908.8g

  D:13.6cm. (口径)

  来源:赵汝珍先生旧藏。

  估价 RMB:60,000-120,000

  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李米佳老师为赵汝珍旧藏宣炉题绘

  铜蚰龙耳炉,棠梨色,金中略有红光,华光如镜,接近当年原貌。口沿微侈,唇口圆润,束颈垂腹,双耳丰腴,线条婉转,底承圈足外撇,形制端庄大气,为清中期雍容端庄之风韵。底部“大明宣德年制”减地阳文六字楷书款,铸后修整,笔道特征更接近于毛笔书写,法度严谨。

  炉内有旋转痕和表盘式布局的铲痕,此为蜡模上平膛留下的。痕迹前者明末和清代都有可能出现,后者只出现在清代,款上有修铜刀痕,如框之右下角和年字一撇的下内侧,皆为清代特点。

  Lot 4648

  明晚期 铜“家藏珍宝”鬲式炉

  D:11.5 cm.H:4.4 cm;705.7g

  D:10.4 cm.(口径)

  来源:赵汝珍先生旧藏。

  估价 RMB:400,000-800,000

  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李米佳老师为赵汝珍旧藏宣炉题绘

  鬲炉精铸,清俊挺秀。口部平面及侧面各饰两周弦纹,形成立体纹饰。肩颈交接处也有一周半坡状纹饰与之呼应,并作为与扁鼓式腹部的过渡。全器工于设计,是明代晚期匠人追求精致雅韵的直接体现。

  膛内遗蜡模熔铸后的收缩痕,无铲刮,一刀不修,为明代之特点。底部篆书“家藏珍宝”为印章式铸款。铜上不动刀,亦为明代特征。

  Lot 4649

  清早期 铜蚰耳炉

  D:19cm. H:8.5cm;1072.6g

  D:14cm. (口径)

  来源:赵汝珍先生旧藏。

  估价 RMB:60,000-150,000

  蚰龙耳炉,侈口,垂腹饱满,下具圈足。双耳俊秀,飞扬灵动,比例匀致。炉底减地阳文“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线条浑圆,无修整痕迹。皮壳细润,口沿处可见精铜之骨,整器蟹壳青之皮色。具清早期之风韵。

  Lot 4650

  清晚期 铜鬲式炉

  D:15 cm. H:5.7 cm;1323g

  D:13.8 cm. (口径)

  来源:赵汝珍先生旧藏。

  估价 RMB:50,000-80,000

  铜鬲式炉。平唇内倾,外沿起细弦一周。束颈环饰弦纹,精准平直,与口沿呼应。颈、肩间以斜坡装饰过渡。丰腴扁腹下若有骨。底具三足外撇,腿部隐约间有外撑之势,敦实有力,巍然似鼎。

  质沉音妙,扣之泠泠然。皮色细润,藏经纸色,不喧不燥,华光内敛。炉底减地阳文六字楷书“大明宣德年制”款,结字雄健,线条刚硬,似刀劈斧凿而得。铸款无修。笔道间有刀剑森厉的锋芒,但却是铸款。从侧面说明清代工匠不是做不出纯铸款,而是刻意追求这种具有凌厉风格的字体特点。

  此炉曾经王世襄先生之手,精心养护皮色,是赵汝珍与王世襄二老昔日情谊的见证。

  Lot 4651

  明正德 铜洒金钵式炉

  D:12cm. H:7.1cm;953.5g

  D:7.3cm. (口径)

  来源:赵汝珍先生旧藏。

  估价 RMB:1,600,000-2,000,000

  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李米佳老师为赵汝珍旧藏宣炉题绘

  铜炉钵式,敛口丰肩,圆腹饱满,平底无足。线条浑圆,形若宝珠。以精铜良铸,口沿可见原铜密实细腻,呈现赤黄吉金之色,与壁身栗壳色交相辉映。膛内铸后原样,未经加工修饰。外壁通体以金片为饰,抚之可察,气韵不凡;叩之可听,妙如梵音。

  底部“正德年制”四字款,笔道蜿蜒,铸造极精,并非一般草书。这有可能和正德皇帝本人熟读阿拉伯文、藏文、及八思巴文有关,以致款书风格独特,这一特点在同时期瓷器纹饰上亦有体现。款之笔道外形蛇走龙飞,除去当时独有的文字特点外,其工艺似与纹饰之片金异曲同工。

  正德款宣铜器极为罕见,黄铜之料来源珍贵。考虑到其后的嘉靖朝发现大量的锌矿,以致黄铜钱得以盛行,正德朝偶得锌料铸铜亦是情理之中。另外将前朝宣铜器重新熔铸也是一种铜料来源。

  明初要求戒奢,上下皆节俭。明中期虽仍有禁令,而皆不从。正德皇帝尤喜金珠华服,并常赏赐予人。本器以大片金饰妆点,也是彼时历史风貌的体现。

  《宣炉汇释》称此法为“渗金”,“用赤金作屑,炼燎七次,水银熏擦入骨,作雨雪点子,号曰‘渗金’。”点金按金片大小可分为三种,雨雪点、碎金点、大金片点。《宣德彝器图谱》中亦载“钵盂炉照宋填漆大钵盂式”,“栗壳色,即深杏黄色,金银片如雪”。

  钵本为佛前陈设,礼佛参悟。此钵又具正德皇帝之审美,庄严华美,灿然夺目,意韵殊胜。杨大钧旧藏古典民乐

  杨大钧旧藏古典民乐

  杨大钧(1913-1987)

  杨大钧(1913-1987),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琵琶演奏艺术家、作曲家、著名国画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自幼笃志艺术,勤奋好学,早年攻读文学、习国画、又精擅琵琶。他师从平湖派大师李芳园弟子朱英多年,又得教于汪煜庭、徐立荪等琵琶名家,形成了立足于平湖派,而又博采浦东派、诸城派、崇明派各家之长,荟萃精英,融会贯通,集其大成,从而承先启后,独树新风,以精湛的造诣,成为我国琵琶艺术的一代宗师而闻名于世。

  Lot 4699

  清早期 铁错金银箫

  L:64.5 cm. D:1.9 cm;449.8g

  来源:杨大钧旧藏,本作品直接得自杨大钧家属。

  估价 RMB:80,000-110,000

  洞箫为吹管气鸣乐器,是汉族非常古老的传统乐器,简称作箫,多用紫竹制作,也可以用白竹制作,常用与古琴合奏,萧声太古,凄婉绵长,如歌如泣。此铁铸洞箫,错金银为历代古泉大名及金石吉语为饰,铁锈斑驳,而金银华美,铁铸之箫颇为少见,应为礼仪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