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当前位置:供应信息分类 > 古董拍卖 > 字画 > 国画

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拍卖公告

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拍卖公告
  • 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拍卖公告
  • 供应商:
    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 价格:
    1.00
  • 最小起订量:
    1168
  •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 手机:
    19102030840
  • 联系人:
    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 产品编号:
    179578985
  • 更新时间:
    2024-04-09
  • 发布者IP:
    183.9.105.103
  • 产品介绍
  • 用户评价(0)

详细说明

  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拍卖公告

  林风眠(1900-1991),广东省梅州人。

  1917年考入上海美术学院。

  1918年参加勤工俭学赴法留学。

  1920年入读法国迪戎(DIJON)国立美术学院,不久又转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并在巴黎各大博物馆研习美术。

  1925年参加巴黎国际装饰艺术展览会,是年冬回国,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教务长及西画系主任等职。

  1926年春在北京艺专举办个人画展。

  1927年任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1928年创办杭州西湖国立艺术学院,任院长。

  抗日战争期间,曾执教于重庆国立艺术学校。

  抗日胜利后,在杭州西湖国立艺术学院任首任院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美协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委员。

  1977年定居香港。先后在法国、巴黎、日本、中国台北举办个人画展。

  林风眠毕生致力于艺术教育和绘画创作,在法国创作多幅反封建题材的油画,并融入中国文化,如《人道》、《痛苦》等代表作。回国后,对艺术教育充满热情,主张中西文化的交融,醉心于水墨与油彩的交合与新生,曾主持过三次西化艺术运动,对中国传统绘图,如隋唐山水、敦煌石窟壁画、宋代瓷器、汉代石刻、战国漆器、民国木版年画、皮影等等一一加以研究。此外,他对中国文学、诗词、音乐也认真学习,以丰富自己的艺术素养。在创作上,他尊重中外绘画和民间艺术的优秀传统,但极力反对因袭前人,墨守成规,主张东西方艺术要互相沟通,取长补短,以自己民族文化为基础,发展新的中国艺术。他的作品追求意境,讲究神韵、技巧,强调真实性与装饰性的统一;构图常密不透风,运用明亮的色彩,强烈中显示出柔和,单纯中蕴含着丰富,既对立,又统一,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林风眠认为中国艺术必须改革,必须从西方借鉴一些东西来改变中国的艺术,改变中国人对艺术的看法。他锐意革新艺术教育,邀请齐白石登上讲台,聘请法国教授克罗多讲授西画,引进西方现实主义的精神,主张西方自由创作,并提出了“提倡全民族的各阶级共享的艺术”等口号。林风眠是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精神领袖,与刘海粟、徐悲鸿一起,被认为是“中西融合”的倡导者和开拓者。教学上,他主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不拘一格广纳人才。

  林风眠的画将古典美、民俗美和工艺美融为一体,有别于传统中国画,是心灵的独往流露。他的仕女画得益于北魏壁画,并大胆采用西方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在作品中打造崭新的东方风格和中国形象。最能体现林风眠“中西合璧”风采于格调的是他笔下那些优雅娟秀、富于梦幻般朦胧美感的仕女画,他是接近“东西方和谐和精神融合理想”的画家。

  纪念林风眠诞辰

  120周年特别呈现

  142 林风眠(1900-1991) 双鹭

  镜框釉上彩瓷盘

  款识:林风眠。

  印文:风

  出版:

  1、《林风眠的CHINA》P10,中国收藏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

  2、《我的收藏—好色之徒 林风眠》P144,文物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

  直径28cm

  143 林风眠(1900-1991) 山村景色

  镜框釉上彩瓷盘

  款识:林风眠。

  印文:风

  出版:《我的收藏—好色之徒 林风眠》P122,文物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

  直径22cm

  144 林风眠(1900-1991) 鱼鹰

  镜框釉上彩瓷盘

  款识:林风眠。

  印文:风

  出版:《我的收藏—好色之徒 林风眠》P31,文物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

  直径22cm

  145 林风眠(1900-1991) 静物

  镜框釉上彩瓷盘

  款识:林风眠。

  印文:风

  出版:

  1、《林风眠的CHINA》P15,中国收藏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

  2、《我的收藏—好色之徒 林风眠》P147,文物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

  直径28cm

  146 林风眠(1900-1991) 仕女

  镜框釉上彩瓷盘

  款识:林风眠。

  印文:风

  出版:《我的收藏—好色之徒 林风眠》P116,文物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

  直径28cm

  147 林风眠(1900-1991) 裸女

  镜框釉上彩瓷板画

  印文:风

  出版:《我的收藏—好色之徒 林风眠》P50,文物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

  展览:

  1、“林风眠艺术精品展”,当代中国研究所,北京,2014年5月。

  2、“林风眠艺术精品展”,中国科举博物馆,南京,2017年。

  36×25cm

  148 林风眠(1900-1991) 仕女

  镜框釉上彩瓷板画

  款识:林风眠。

  印文:风

  出版:《我的收藏—好色之徒 林风眠》P105,文物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

  36×36cm

  149 林风眠(1900-1991)深秋

  镜框釉上彩瓷板画

  款识:林风眠。

  印文:林风眠印

  出版:《林风眠的CHINA》P31,中国收藏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

  68×68cm

  150 林风眠(1900-1991) 农村景色

  镜框釉上彩瓷板画

  出版:《我的收藏—好色之徒 林风眠》P112,文物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

  68×68cm

  151 林风眠(1900-1991) 静物

  镜框釉上彩瓷板画

  款识:林风眠。

  印文:风

  出版:《我的收藏—好色之徒 林风眠》P106,文物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

  36×36cm

  152 林风眠(1900-1991) 打渔杀家

  镜心设色纸本1951年作

  款识:林风眠。

  印文:林风眠印

  说明:此作品来源系美国私人收藏。一九五一年底在沪得自画家注明:收藏者伉俪皆出生于上海,抗战期间结识林风眠先生,友谊维持多年,并扩及彼此家人,与画家夫人艾丽斯及女儿林蒂娜都有往来。他曾随风眠先生习画,其任职摄影记者的兄弟于抗战胜利后亲赴画家的杭州寓所采访。他兄弟俩俱好林氏画艺,并收藏其作品。他在一九五二年离开中国,先后于香港及美国生活。七十年代后期,画家获准来港,他们八五年得以重聚香江。其收藏之《闹天宫》于二〇〇七年四月在香港苏富比释出;此幅《打渔杀家》于2014年4月在香港苏富比释出。

  70 × 65cm 约4.1平尺

  153 林风眠(1900-1991) 鹤舞

  布面油画

  正面:林风眠

  印文:风

  展览:2010.05 中国收藏家协会南方会馆。

  67×135cm

  该幅油画作品属林风眠盛年时期的精品之一,画面是黎明前的群鹤起舞嬉戏的情景,用油画的技法表现中国画的水墨线条和构图,把东方神韵和西方的构图和色彩高度融合,展现了作者淡泊无为、纯洁清净、对生命终极关怀的高尚情怀,属林风眠中西融合的精品之作。

  纪念林风眠诞辰

  120周年特别呈现

  开一代新意 留百世珍奇

  林风眠在景德镇创作新彩瓷画的艺术启示和时代意义

  文/《景德镇日报》张忠清

  近年来,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刮起了一股“林风眠旋风”,作品上拍数量之多,成交价格之高,前所未有。

  然而,业内人士一直存疑:林风眠有这么多存世作品吗?

  伴随“林风眠热”的兴起,一些投机者闻风而动,赝品纷纷面世,混迹拍场。林风眠的国画仕女、山水、静物都有仿造,尤其以他的招牌式代表性作品《白鹭》、《秋鹜》、《仕女》数量最多,而以百万以上成交价见诸于国内外拍卖市场而被揭穿的赝品屡见不鲜。

  近年来,随着这位与徐悲鸿、潘天寿齐名的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开山者、创造了“西画之格、中画之魂”的艺术大师越来越被收藏界看好,其存量不多的油画也被大肆仿冒。

  让历史的镜头转换到1964年。

  上个世纪60年代前期,中国社会“阶级斗争”的弦越绷越紧。

  1961年,林风眠昔日的学生、漫画家米谷在《美术》杂志上发表《我爱林风眠的画》,盛赞这位19岁赴法勤工俭学、1925年回国后任北平艺术专门学校校长兼教授、1928年首创杭州国立艺术院任校长兼教授的老校长林风眠的画:“像一杯杯醇香的葡萄酒,使我陶醉于美好的艺术享受与想象中”、“它像艺术百宝箱中的一颗碧玉,也像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花。”

  此文给这位早于周恩来、邓小平一年去法国寻找中国政治革命、艺术创新火种的林风眠带来的不是朵朵鲜花,而是丛丛荆棘!

  不过问政治却被政治过问的林风眠,即将阴差阳错地迎来他人生的又一个痛苦期。

  就在吴晗、邓拓、廖沫沙撰写《三家村札记》而即将成为“大革文化命”变奏狂想曲的历史关头,1964年第4期《美术》杂志发表《为什么陶醉?——对〈我爱林风眠的画〉一文的意见》。自此,早被非议的林风眠受到当头棒喝,被指责为“表现了一种孤寂荒凉的情调,和社会主义时代人民群众的情感意趣格格不入”。

  就在这一年的7月,林风眠和中国当代著名画家朱屺瞻、王个簃、唐云来到景德镇,创作新彩瓷画。这是中国目前被公认的可以称之为世界级美术大师林风眠的一次人生羁旅,也是景德镇陶瓷美术接轨世界美术潮流的一次时代际会。

  林风眠,就这样走进了千年瓷都景德镇,走进了他在法国留学时就有的梦境。

  林风眠在景德镇创作瓷画的过程和结果如何?这位在法国留学、深受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印象派、野兽派艺术观念影响的中国画家,为什么会回归传统,创作瓷画?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瓷画泰斗王锡良回忆说:当年,林风眠为完成上海市赠送外国的一批礼品瓷的设计创作,曾来景德镇呆了一个多月。在这里,林风眠采用新技法创作了一幅大型瓷板画《南山图》,作品完成后,林风眠非常满意,后保存在景德镇陶瓷馆。

  我的文友、曾任《景德镇陶瓷》主编的余宏(已故),1988年在《大众美术》上撰文《林风眠与陶瓷美术》,文内写道:1964年8月,当代著名画家林风眠和朱屺瞻、王个簃、唐云等名画家来瓷都景德镇。笔者那时在陶瓷学院美术系读书,我和几个同班学友慕名前往景德镇饭店观看林风眠先生作瓷画表演。林风眠先生平易近人,朴素和蔼,他一边作画,一边同我们交谈。现在景德镇陶瓷馆所陈列的《小鸟》2尺圆盘,就是林先生那时所画的一块。(见《景德镇陶瓷》1999年第1期)

  这件瓷盘作品的绘画风格同林风眠在纸上所画的一样。

  那么,林风眠在景德镇到底画了多少件瓷画?这批瓷画的最后流向怎样?这是记者一直在关注的课题,然而一直没有找到准确的答案。

  幸运的是,2010年5月7日,笔者在和景德镇著名陶瓷收藏家田大水先生聊天时,邂逅中国收藏家协会副会长、中国收藏博物馆馆长周德田。周先生此番来景德镇,带来了他最近主编出版的《林风眠的CHINA》大型画册,画册上收录了他收集的林风眠的36件瓷画作品,2件油画作品。

  据周德田介绍,他花了20年时光研究林风眠,用了5年时间在国内外收集林风眠的作品,并以收藏林风眠的瓷画为主要方向。他赠送《林风眠的CHINA》大型画册给笔者后说:“我这次来景德镇,有两个目的,一是在景德镇寻找官方和民间收藏的林风眠瓷画,二是寻找林风眠当年在景德镇作瓷画的当事人或知情者。”

  据笔者调查,林风眠一行四人来景德镇作瓷画为1964年7月至8月,为时四十多天。当时接待他的是“珠山八友”中的最年轻者刘雨岑(1969年辞世)。刘雨岑之子、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刘平亲眼目睹了林风眠和朱屺瞻、王个簃、唐云四位绘画大师作瓷画的主要过程,并为其研磨瓷用颜料。王锡良、陆如等参加了接待,接待方还组织了中国轻工业陶研所(时称景德镇陶瓷研究所),景德镇陶瓷学院的画家和师生前往观摩。

  据悉,林风眠、朱屺瞻、王个簃、唐云先生作画的地点主要为景德镇饭店和景德镇市艺术瓷厂。

  据资料检索,上海美术家协会工作人员沈智毅当时陪同林风眠、朱屺瞻、王个簃、唐云先生在景德镇绘瓷,并有回忆文章和藏品。在他眼中的林风眠,没有大艺术家的架子,是大好人一个。而笔者翻阅曾参与和主持景德镇陶瓷行业管理多年的杨永峰先生编著的、详尽纪录了1990年前景德镇陶瓷界重大事项的《景德镇陶瓷古今谈》,书中对林风眠等在景德镇作瓷画并无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