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废旧电子芯片、示波器、主机板随之产生。对这些电子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理,既是对稀缺资源的高效利用,也是守护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
废旧电子芯片中蕴含着金、银、铜等多种贵重金属,其回收价值不容小觑。回收流程通常从预处理开始,利用专业设备对芯片进行拆解,将其与电路板分离。接着,采用物理破碎法,把芯片破碎成细小颗粒,通过筛选、磁选等手段分离出金属与非金属成分。对于金属成分,化学浸出技术可有效溶解其中的贵金属,再经沉淀、萃取等工艺,实现贵金属的精炼提纯。回收后的贵金属能够重新投入电子制造领域,极大降低了资源获取成本。
示波器作为重要的电子测量仪器,其回收处理需兼顾功能性与环保性。首先要对废旧示波器进行全面检测,评估其性能状况。对于功能尚可的示波器,经过维修、校准后,可二次投入市场,应用于教学、科研等对设备精度要求稍低的场景。而对于无法修复的示波器,需拆解外壳,分离出内部电路板、显示屏等组件。其中,电路板的处理方式与电子芯片类似,提取其中金属资源;显示屏等部件则要妥善处理液晶、玻璃等材料,防止有害物质泄漏污染环境。
主机板作为电子设备的核心枢纽,其回收也有独特流程。拆解主机板时,要小心分离各类电子元件,对于可修复的元件,如电容、电阻等,修复后可继续使用。主机板基板主要由环氧树脂和玻璃纤维构成,通过高温裂解等技术,能够实现树脂与纤维的分离,分离后的玻璃纤维可用于制造建筑材料等,环氧树脂则可进行热解处理生成燃料油,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然而,废旧电子芯片、示波器、主机板回收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回收技术的复杂性和高成本,导致部分企业望而却步;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尚未健全,大量废旧设备散落在个人或小型作坊手中,难以实现集中高效处理。此外,公众对电子废弃物回收的认知不足,随意丢弃现象仍较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