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成交率多高征集负责人
清康熙
铜鎏金红度母像
27 cm.high
来源:中国嘉德2017年11月21日,Lot2854。
据《度母本源记》中讲,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前,已救度了无数的众生。可是有一天她用圣眼观察六道,发现受难的众生仍未减少,菩萨顿生忧愁,从她的双眼中流出泪来,眼泪滴成莲花,先变成绿度母,随即变出红、白等不同身色的度母化身来,共二十一尊。这二十一尊度母出现后,各自对观音说偈立誓,要辅助观音救度众生。
红度母的造型与绿度母相似,唯右手持宝瓶与绿度母捻持莲茎不同。头戴五叶花冠,值得注意的是,五片叶冠均呈尖头摩尼宝珠形状,下方各雕饰六瓣莲花一朵,这一表现形式比较少见,额际冠带处嵌彩色宝石五颗。头顶盘扎的葫芦型发髻高耸,顶饰摩尼宝,两绺秀发自然卷曲垂搭于两肩。眉眼弯弯,唇角含笑,神态慈悲愉悦。肩披帔帛,帔帛自双臂内侧向下绕过两腿垂于莲座两侧。上身袒露,胸部微凸,颈挂项圈璎珞,并嵌各色宝石,下身着长裙,后腰饰嵌宝石U型璎珞,内刻华丽相花图案。裙褶偏繁琐,衣缘錾刻的精美团型相花和莲花纹样,继承了内地佛造像写实性的表现手法。下承束腰仰覆式莲座,莲瓣方头略扁,瓣尖饰卷云纹,敷施正面,背面空白处开如意云头光。整体胎体厚重,康熙朝造像风格元素极为鲜明,堪为陈列、收藏之圣品。
Lot 1295
明
棉布彩绘雷部诸神水陆画
122x80.5 cm
中国对于雷公、雷神的崇拜,古已有之。道教雷部是掌管雷电、刑罚、驱邪的重要神系,常见于道教斋醮仪式或水陆画中,但是,在神系中设置雷部,并由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主其事,当是北宋末年的事。北宋时期,道教神霄、清微诸派,崇尚施行雷法,于是雷之功能不仅在于施雨,而且扩大到了主天之祸福,持物之权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杀。在北京白云观东院有一座建于清代的雷祖殿,专门供奉雷神。
居于画面中央的主尊,即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乃雷部最高统帅,执掌雷霆之权,统领雷部诸神,道教尊为“雷祖”。道教典籍中说:雷声普化天尊,在大罗天界,为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在九天天界,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为实现元始天尊的意志,传播大道智慧,在中国古文明开端时,显化为黄帝。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是一切雷神中的最高神,因此住三清境中的玉清境,身穿九凤丹霞衣,佩带金光明如意,所居的雷城隐没在碧霄梵气之中,左边有玉枢五雷使院,右侧有玉府五雷使院。他是众生之父,万灵之师,掌握着天灾、常福、人类的生杀大权和万物的生死。因此,上自天皇,下至地默的总监,倘若没有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的认可,均不得执行政令。天尊握有五雷,十雷,三十六雷,让行善者生,作恶者死。其形象威严,根据宋《玉枢经》记载:“九天普化君,化形十方界。披发骑麒麟,赤脚蹑层冰。手把九天气,啸风鞭雷霆。能以智慧力,摄伏诸魔精。”这一描述,与本场这幅水陆画中央主尊之形象,别无二致。普化天尊主生杀枯荣、善恶赏罚、行云布雨、斩妖伏魔、号令雷霆。上照天心大道,下济幽冥群苦。
画面最上方的天界从左至右描绘了雷公、电母、雨师和风伯:雷公戴猪头冠,持锤凿,击雷发声;电母持双镜,司掌闪电;雨师持盂与柳枝,掌降雨赐福;风伯携风袋,掌八方之风,调四时之气;这四位神祇构成了完整的自然神力体系。画面中部,伴于中央普化天尊左右的,应是五方雷将诸神或天君,多作武将装扮,手执兵刃,负责巡查三界、惩恶扬善,象征雷部执行力量。只画面最左侧,一青面赤发,身穿绿袍,一手执笔,一手托一卷轴,其身份难以辩认,只其手托绘有云纹的卷轴,或与云吏相符。云吏,托云板或云纹卷轴,执掌云气,调控云雾流动,多绘于雷部众神外围,烘托天象氛围。
画面最下方,是著名的马、赵、温、关四元帅,四元帅皆属雷部三十六神将之列。雷部三十六神将,多为古代忠烈名将,比如关羽、岳飞等。画中身穿绿袍,头裹蓝巾,赤面长髯,肩扛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十分醒目;其身边脚下绘有奔虎,手持长鞭和锁链的,是赵公明;身边则是凶面温琼与马灵耀元帅。明代水陆画作为佛教美术的集大成者,延续了宋代院体画传统,以工笔线描为主,人物衣纹流畅细腻,面部表情生动传神,不仅反映了宗教仪轨的视觉化需求,更成为研究明代社会风俗、服饰制度及绘画技法的珍贵资料。其工笔重彩技法对清代宗教绘画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