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在一粒沙中看见浩瀚的世界、诗人在一叶花瓣中感悟到深邃的天堂,对于潘从明来说,他从一滴沙粒般大小的水珠中能看到什么呢?

  这粒水珠,被视为世界上最昂贵的水滴。

  正是从一滴滴浑浊的液体中,潘从明和班组的100多名伙伴,提炼出纯度达99.99%的铂、钯、金、铑、铱、锇、钌等7种贵金属,产量占国内总产能的50%。金川集团公司的贵金属冶炼厂,也因此成为国家铂族金属、战略贵金属资源保障的“前沿阵地”。

  潘从明和他的提纯班,驻守在“阵地”上,守护着这条国内贵金属产品种类最多、工艺流程最完整、原料成分也最为复杂的贵金属生产线。

  “滴水掘金”的工业传奇

  “钌、铑、钯、锇、铱、铂这6种元素,比金银还稀少、珍贵,是航空航天、电子和原子能等领域离不开的贵金属,更是世界各国争相提取、储备的重要战略资源,被称之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记者一边听着潘从明的介绍,一面跟随着他的脚步,经过严格的安检后,走进了“百里镍都”最神秘的车间。

  一只橄榄球大小的锥体试剂瓶在潘从明的手中娴熟地翻滚着,轰鸣的机器声响此刻仿佛都静了下来。借助一双敏锐的眼睛,潘从明在浑浊的液体中,观察其中极其微妙的色彩变化,甄别和捕捉着那些若隐若现的贵金属分子。

  作为全球知名的采、选、冶配套的大型有色冶金企业,金川集团拥有丰富的镍钴铂族矿藏资源,但如果没有一套世界领先的提纯和精炼技术,提取后的电解镍渣,只能作为工业废料而被遗弃。

  潘从明任班长的贵金属冶炼厂提纯班,就是将曾经堆积如山的废渣,变成浑浊的液体,再让藏身在色彩斑斓的水滴中的铂族贵金属,乖乖地“列队”流淌进成品槽中。

  这是一个对矿山资源“吃干榨尽”的循环工业样板,也是一个“滴水掘金”的现代工业传奇。

  “深红色—紫红色—血红色—黄红色……”查看着装置容器中的滚动液体,潘从明试图向记者准确描述每个生产环节中液体的微妙变化,浑浊的液体在他嘴中斑斓万千、浩瀚无垠。

  从废渣变成液体,从液体变成贵金属,每一种贵金属提取要经过20多道工序,有200多个技术控制指标。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控制指标都会让液体产生不同的色彩变化。而这都被用几克、几微克的重量,雕刻进潘从明敏锐的目光。

  “要达到99.99%的纯度,就不能有万分之一的差错!”潘从明用数以万次的执着与专注,在相同的液体中甄别、筛选、剥离、回收,浑浊的色彩渐次分离,铂、钯、金、铑、铱、锇、钌等贵金属逐一“归队”。

  溅落在地面的一滴液体、工靴脚底的一片泥渣,潘从明和同伴们都要用试纸小心地蘸粘收集起来,生怕有0.01克的流失。这是常年与贵金属打交道,多年的精细与执着造就的。

  去年1月,为了杜绝锇、铱等贵金属在蒸馏中随空气而挥发,潘从明和5位工程师一道,改造了原来8级锇、铱串联吸收设备,自主开发出高效新型装置,从贵金属的间歇性排气中,将锇、铱收入“囊中”,使精炼吸收率提升近20%。此项成果获得了甘肃省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

  整整21年,从普通工人到高级工人技师,潘从明畅游在贵金属世界中,痴心不悔,砥砺精进。白天,辗转在各生产流程之间,晚上,在台灯下反复咀嚼贵金属冶炼的专业书籍,凭借不断饱满的理论知识和日益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主持实施了一个又一个岗位技术创新,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1项、省级重点科研项目1项、公司级重点科研项目11项,累计创增经济效益5.36亿元。

  目前,潘从明已经拥有国家级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公开发明专利14项,发表论文11篇(SCI检索2篇、CA检索1篇),为企业培养了35名贵金属精炼人才,成为国内贵金属精炼工匠的杰出代表。

  “用一万分的精益求精,达到99.99%目标”

  银阳极泥是国内提取金铂钯贵金属的主要原料之一。银阳极泥中金铂钯的清洁、高效提取又是世界性难题,国内高效处理率仅为50%~60%。原料成分复杂、杂质含量波动大,传统工艺处理银阳极泥不仅流程长、贵金属直收率低、污染大,并且对原料的适应性越来越差,造成生产成本持续升高。

  潘从明翻阅厚厚的学习笔记,调研了国内多家企业银阳极泥的成分,通过生产现状与理论知识的紧密结合,拟定了详细的技术方案,并开始银阳极泥中金铂钯高效提取技术的创新攻关。

  2年的时间里,他通过近2000次的实验研究,“银阳极泥中金铂钯高效提取技术”全面研发完成并实现投产。该套技术在金川集团等3家单位应用后,解决了传统工艺的一系列难题,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约1.5亿元。2015年,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鉴定,该套工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年时间,同一条生产线上,产能扩大了10倍,潘从明也从普通的技校生成长为同行业中顶尖的“大国工匠”,他说:“贵金属精炼的工匠精神,就是用一万分的严谨、专注、务实和精益求精,达到99.99%目标,通过创新建设一条稳定、可靠的工业‘维生素’输送阵地。”